主体关系的还原-评《利兹与青鸟》
《利兹与青鸟》的故事,简单来讲是这样的:不善交际的高中女生铠冢霙在高一时受到同班同学伞木希美的邀请加入吹奏部并和后者成为了好朋友。在高二时希美因为和高年级生的冲突选择离开吹奏部,却没有告诉霙,让她心怀芥蒂。她们在随后的一年中都没有见面。高三时希美又回到了吹奏部,和霙重归于好。当季参赛的曲目是《利兹与青鸟》,分别身为首席长笛手和双簧管的希美和霙是演奏成败的关键,然而她们的合奏并不合拍。
在磨合的过程中,她们了解到了《利兹与青鸟》的故事,各自把对方当作故事中的青鸟,而自己是束缚住青鸟的利兹,都为故事中利兹为了还与自由放走青鸟的行为感到不解。到了志愿填报时,霙在新山老师的推荐下告诉了希美自己可能会报考音乐大学,两人约定毕业后去往同一所大学。希美目睹了新山老师对霙的照顾,认为是霙在迁就自己的水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以音乐为生。
霙向新山老师说明自己的困惑,在后者的开导下,霙最终明白自己才是故事中的青鸟,在演奏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水平。希美最终明白了自己和霙的差距,在霙面前坦白了自己的失落。然而霙却说,希美才是她最重要的人,她的演奏和等待全都是为了和自己喜欢的人相伴。直到这时,希美才最终解开心结,决定放弃报考音大,在不同的赛道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
本作的核心冲突,正是希美对于自己和霙的关系的不自信。正是因为不自信,她才不敢于告诉霙自己退部的消息,因为害怕她不跟自己离开;正是因为不自信,她才会在离开吹奏部的一年里时时躲避霙,害怕确认和她的关系(自以为发生)变化的事实;也正是因为不自信,她才为自己立下一个不适合的志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和霙在感情上能够对等,才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误解。希美在和同学夏纪对话时说,青鸟在被利兹放飞后,想要再见面的话,只要再回来就好了。这其实也反映着她对和霙的关系的焦虑:在她看来,霙的离去是必然的,自己所能做的只能希望她愿意留在自己身边。
霙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她强烈的占有欲上。她说,自己做不到让喜欢的人离开自己。然而自己同样做不到让喜欢的人注视自己,似乎对方的目光总是会被周围人所吸引。但被动胆小的她只能选择等待,直到认识到自己是“青鸟”这个事实改变了她,才让她真正能付诸行动来改变他人、获得幸福。
这种事情其实也常常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我们所能凭依的,不过是对方言语或神态、行为上的种种表现,这种表现所反映出的迹象总是被误读着。主体的交往就是在误读之中发生的。这并不是偶然现象。我们常常会感到,在脑海中澎湃的思想,一旦付诸言语便会变得干涩乏味;无论我们做怎样的预设,对方的形象似乎总是随着交往的发展从神秘立体变得粗糙扁平。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对的理解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这种时候,我们该如何确定交往的锚点呢?这就是主体间性理论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首先是自身,而对于他人所产生的预设很多程度上都需要被悬置起来,因为我们是以,而且只能首先以自身的存在方式来构建对于他人的认识。在这种构建的过程中,符合自身经验的部分会参与构建符合自身的结构,而剩余的部分会成为我们异质性的经验。这些经验无疑是属于另一个主体的组成部分,但却超出我们的认识之外。
在这种时候,我们要么只能拒斥这种经验而承认误解的绝对性,要么选择还原这种经验,从它和自身相联系的根源处将其纳入主体的范围。在后者的过程中,一种共同的主体在交往中被构建出来,它成为了对话过程的共同主体,主体与主体的对话最终变成了主体自身的建构。因此理解的焦虑被消解,从而实现真正的交往理性。这也就是主体关系的还原。